聚丙烯酰胺(PAM)可以用在自來水處理中,但需要嚴格控制使用條件。
作用原理
聚丙烯酰胺在自來水處理中主要發(fā)揮絮凝作用。自來水水源中含有懸浮顆粒、膠體等雜質。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鏈帶有電荷,通過電荷中和與吸附架橋作用,能夠將水中的微小顆粒聚集起來形成較大的絮體。例如,對于泥沙、藻類等懸浮雜質,聚丙烯酰胺可以使它們凝聚沉降,從而提高水的澄清度。
使用要求
類型選擇:在自來水處理中,一般優(yōu)先使用食品級的、非離子型聚丙烯酰胺。因為非離子型聚丙烯酰胺受水質酸堿度和鹽度的影響相對較小,并且食品級產(chǎn)品在安全性上更有保障。其在水中主要通過分子鏈的吸附作用來絮凝雜質,避免了因離子反應帶來的水質變化。
純度要求:用于自來水的聚丙烯酰胺必須具有高純度。雜質含量,特別是有害物質(如殘留的單體丙烯酰胺)的含量必須嚴格控制。因為殘留的單體丙烯酰胺是一種有毒物質,對人體健康有害。國家標準規(guī)定,用于飲用水處理的聚丙烯酰胺中丙烯酰胺單體殘留量應低于 0.05%。
用量控制:在自來水處理中,聚丙烯酰胺的投加量必須精準控制。投加量過少,無法達到良好的絮凝效果,水的澄清度不能有效提高;投加量過多,不僅會增加處理成本,還導致水中殘留過多的聚丙烯酰胺,對水質產(chǎn)生不良影響。,聚丙烯酰胺在自來水處理中的投加量非常少,大約在每立方米水 0.1 - 0.5 毫克。
處理流程中的位置
聚丙烯酰胺一般在沉淀或過濾環(huán)節(jié)之前使用。在絮凝階段,先將聚丙烯酰胺配制成一定濃度的溶液,然后均勻地投加到原水中。經(jīng)過快速攪拌(如 100 - 150 轉 / 分鐘,攪拌 1 - 2 分鐘)使聚丙烯酰胺與原水充分混合,隨后進行緩慢攪拌(如 30 - 50 轉 / 分鐘,攪拌 10 - 15 分鐘),讓絮體充分成長。之后,帶有絮體的水進入沉淀或過濾設備,將絮體去除,從而得到更澄清的水。
安全性保障
在使用聚丙烯酰胺處理自來水后,需要通過后續(xù)的檢測手段確保水質安全。除了對常規(guī)的水質指標(如濁度、pH 值、微生物指標等)進行檢測外,還需要特別關注聚丙烯酰胺帶來的潛在風險,如丙烯酰胺單體的殘留情況。只有在確保水質完全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后,經(jīng)過處理的水才能供應給用戶。